传感器早已部署,数据也在源源不断上传,但“看得见”并不意味着“用得好”。
基于众多真实客户的呼声,Akila 全新升级“计算点位”高级数据处理功能,旨在打通数据与业务之间的最后一环。现在用户可基于现有数据流,自主构建关键绩效指标,灵活定义计算逻辑,让分散数据转化为可视、可用、可决策的深度洞察。
- 从现有的IoT设备(如温度传感器、功率计)中选择基础数据
- 使用定义的计算规则来运算
- 新的计算点位可以保存与可视化
- 数据可拓展用于更多分析决策场景
四大核心价值
从“数据可见”到“价值可用”
1. 真正可定义的指标自由
基于业务目标,自由构建关键计算逻辑,摆脱固定公式束缚,实现因需而变。
2. 场景导向的数据融合
多设备、多系统的数据可灵活融合为一体化指标,覆盖能源效率、环境监测、设备状态等关键场景,支撑系统级洞察。
3. 一次设定 长期复用
自定义的指标可像原始传感器数据一样被保存、调用,并在仪表盘或报表中清晰呈现,无需每次手动计算,也不必培训背后逻辑。
4. 智能分析应用
基于数据结果,用户可提前识别潜在趋势或异常,有助于制定更精准的运维或节能策略。
应用场景模拟
某工业建筑通过计算负载率指标,在用电高峰前优化配电方案,成功避免变压器过载。
某商场利用计算点位评估老旧空调机组能效,替换后系统整体效率提升约20%。
某仓库管理方通过标准化能耗指标(kWh/㎡),识别出某栋楼能耗异常,经排查修复后空调节能达20%。
某园区通过“实际温度/设定温度”偏差分析识别问题点位,提前制定维修计划,响应时间缩短50%。
在数据即资产的时代,掌握数据本身并不足够,关键在于是否具备“转化为价值”的能力。
Akila从实际业务需求出发,打通了从数据获取、指标构建,到智能决策的完整链路。让每一个数据点不仅可见,更可用;让运营判断不再依赖经验,而是基于指标的科学洞察。数据不再沉睡,洞察触手可及。